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学校新闻

赓续“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的传奇 ——李必湖为怀职新生讲开学第一课

发表时间: 2024-09-14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很高兴,来到我学习工作多年的母校,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发源地,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工作学习37年的怀化职业技术学院。追寻袁隆平老师几十年的实践和体会,送大家两句话,‘鸟欲高飞先振翅,孩儿立志多读书’。”9月11日,在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新生报到当天,袁隆平的助手、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原怀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必湖,在学校人社驿站内,为前来报到的新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现场气氛热烈,不断响起阵阵掌声。



课堂现场


同学们认真聆听


听党话 跟党走 我们才能成功

“1964年我追随袁老师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三系杂交水稻配套成功,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228万亩,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连续三年千军万马战海南,加速杂交水稻春耕种子的繁育。到80年代我们国家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了半壁江山,1984年我国粮食供应第一次实现取消计划。”现场新生们认真聆听着李必湖讲述他们杂交水稻研究往事。

“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新中国刚成立时一穷二白,但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中国人民吃饱饭的问题。在杂交水稻研发初期,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制种困难时期,党给了我们有力支持;在高产突破时期,党给了我们坚强保障。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关怀下,经过20多年不断奋斗,杂交水稻研发成功了,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李必湖的分享,为新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程,用伟大成果实践向新生们证明党的光辉伟大,以重大成果的突出贡献增强了新生们对党的信心、信任、信赖,厚植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灵感+汗水+机遇=成功

“我今年80岁,16岁时来到安江农校学习,1964年毕业后留校协助袁隆平老师研究杂交水稻。”80岁的李必湖以朋友的身份与新生交流,告诉大家,“今年上半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友会,当时我和校友们交流,我说,任何人的成功,是三个因素相加的总和,首先是灵感、第二是汗水,第三是机遇。”

1964年到1970年间,袁隆平师徒几人用栽培稻的雄性不育株,先后与近1000个品种做了3000多次杂交试验,但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1970年,李必湖在海南南红农场一处沼泽中发现了后来被称为“野败”的雄性不育野生稻,为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为杂交水稻研究做出了特别突出的贡献。

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我们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军事、科技、文化等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大家正是处在青春焕发的时代、精力充沛的时代,希望大家抓住一切历史的机会,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等着你们年轻人的好消息。”新生们听了李老师的激励,纷纷起身热烈鼓掌。

“同学们,欢迎你们选择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来到杂交水稻发源地,你们是幸运的,今年是学校办学85周年,今天我们又有幸聆听了李必湖老师的开学第一课。希望大家要传承弘扬好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把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融入培育杂交水稻的科学追求之中所形成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勤学知识、精炼技能、扎根大地。衷心祝福大家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校党委书记胡扬帆向新生表达了祝福祝愿。

种子是生命的开端,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在这片袁隆平梦想开始的地方,在这片他曾经奋斗过的沃土上,袁隆平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正在传承,一粒粒勇攀高峰、为国为民的“种子”,正怀揣梦想,奋力前行。近年来,学校坚决扛起杂交水稻发源地的责任担当,在教育教学、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获得了国家级标志性成果39个、省级标志性成果352个。落实立德树人,办学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入选湖南省“楚怡工匠计划”试点高校,开办生物科学和动物科学2个本科专业,实现开办本科专业历史性突破。成功入选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3个专业群成功入选楚怡高水平专业群。首次荣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探索完善“岗课赛证融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技能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9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项,蝉联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一等奖。




作者:宣传统战部 向巍 曾琳

(一审:曾琳;二审:向巍;三审:刘鑫)